瀘州著名有哪些?瀘州最有名的景點,有瀘州老窖區(qū)、堯壩古鎮(zhèn)、黃荊老林、天仙硐、花田酒地、方山……其中,瀘州老窖旅游區(qū)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(qū),以中國濃香型白酒發(fā)祥地和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--瀘州老窖而聞名。本文為有大家盤點瀘州十大著名旅游景點,帶來瀘州有名的景點排名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1、瀘州老窖旅游區(qū)
瀘州老窖旅游區(qū),位于江陽區(qū)一環(huán)路與三星街交叉口東南角,以中國濃香型白酒發(fā)祥地和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--瀘州老窖而聞名。景區(qū)內有蘊藏中國浩瀚淵源酒史文化的國窖1573廣場、科技含量突出的安寧科技工業(yè)園、獨特洞藏文化的天然儲酒洞—純陽洞、具有川南民居風格的中國第一個白酒生產加工配套產業(yè)園區(qū)—瀘酒集中發(fā)展區(qū)等生產、觀光現場。
2、瀘州市合江縣堯壩古鎮(zhèn)旅游景區(qū)
堯壩古鎮(zhèn),位于四川省合江縣堯壩鎮(zhèn),距合江37公里、瀘州22公里。景區(qū)先后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、“國家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”、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、“全國特色景觀旅游示范名鎮(zhèn)”等榮譽稱號。堯壩古鎮(zhèn),是古江陽到夜郎國的必經之道,有“川黔走廊”、“茶鹽古道”之稱;鎮(zhèn)內匯集了川、黔兩省濃厚歷史文化和古風民俗,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西部川黔古鎮(zhèn)文化,是享譽川黔的文化名鎮(zhèn)、影視基地、佛教圣地。
3、瀘州市黃荊老林旅游景區(qū)
黃荊老林旅游景區(qū),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黃荊村,是集瀑布群落、高山湖泊、丹霞絕壁、云海佛光、度假、休閑、觀光、體驗、探險、科考為一體的綜合性新興生態(tài)旅游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先后榮獲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AAAA級景區(qū)、四川省級旅游度假區(qū)、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等榮譽稱號。區(qū)內珍稀動植物豐富,古樹蒼勁,溪瀑縱橫,蔓藤纏繞,苔蘚遍布,土質肥沃。
4、瀘州市天仙硐旅游景區(qū)
天仙硐旅游景區(qū),位于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(qū)天仙鎮(zhèn)雪龍村,因前有九天玄女修行仙寓,后有夜郎古人巖居硐穴,故名天仙硐。景區(qū)由北門佛教朝圣地、南門夜郎大峽谷、中部田園漫城三部分組成,區(qū)內紅色丹霞石壁斗艷,碧綠叢林百竹凌空,被譽為“人間仙境”,主要有天全寺、丹霞石壁、銀樁矗巖、鼓兒石、十二洞天、物價碑摩崖石刻、百丈泉、凌云棧道等景點。
5、瀘州市納溪區(qū)花田酒地旅游景區(qū)
花田酒地旅游景區(qū),位于瀘州市納溪區(qū)大渡口鎮(zhèn),距離納溪城區(qū)15公里,是集觀光、休閑、餐飲、游玩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景區(qū)。景區(qū)占地2280畝,依托清溪河下游河畔而建,以展示花田景觀和酒文化為主題,區(qū)內由清溪河道景觀、花田景觀、景觀橋、半山棧道、瀑布景觀、娛樂項目區(qū)、1個旅游集鎮(zhèn)、3個白酒莊園、1個商務度假區(qū)等組成。
6、甘孜州瀘定縣瀘定橋旅游景區(qū)
瀘定橋又稱鐵索橋,始建于1705年,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,因“飛奪瀘定橋”戰(zhàn)斗而聞名中外。瀘定橋長103米,寬3米,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,共有12164個鐵環(huán)相扣,全橋鐵件重40余噸。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傳統木結構古建筑,為中國獨有。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戰(zhàn)役之地,也是重要的歷史紀念地和紅色旅游景區(qū)。
7、方山旅游區(qū)
方山位于瀘州市江陽區(qū)境內,距離瀘州市區(qū)16公里,面積20多平方公里。瀘州方山,蜀中名山。漢朝時候有漢皋(漢之水邊高地)的殊榮;唐朝時候,方山又有了“小終南山”的別稱;清朝時候,方山又多了“峨半堂”“小峨眉”的美譽;更因其矗立長江之畔,終年四季云煙雨霧繚繞,于是在民間得了“云峰”之雅號。
8、瀘州市鳳凰湖旅游景區(qū)
鳳凰湖旅游景區(qū),位于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(qū)大渡口鎮(zhèn)平橋村,是集湖光山色,高山峽谷、奇石怪崖,飛瀑洞宮、林濤竹海,百年古典莊園為一體的風景名勝旅游區(qū)。景區(qū)擁有水面157萬平方米,蓄水量達1540萬立方米,周長30700米;湖中大小島嶼10余座,湖泊九彎十八曲,由48條漢河密布而成,向群山深處延伸而去,顯得格外清幽深邃,神秘莫測。
9、瀘州市太平古鎮(zhèn)景區(qū)
太平古鎮(zhèn)景區(qū),位于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(zhèn),距縣城古藺35公里,與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鄉(xiāng)隔河相望,為古藺出川入黔的東大門,是兩省邊民互市,商賈云集,物資集散之地,被譽為川黔的水陸碼頭。古鎮(zhèn)依山而建,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房屋,采用古代干闌式和吊腳樓等建筑構架,呈現“臺、吊、錯、挑、梭、靠”特色,其文化特征體現了地區(qū)與民族特色的大融合。
10、玉蟾山風景區(qū)
玉蟾山風景區(qū)位于瀘州市區(qū)以北35公里,瀘縣縣城旁。有森林面積5400多畝。因山形、山石狀似蟾蜍而得名。玉蟾山歷來以山幽、石奇、水秀、文物多而聞名川南,被張愛萍將軍譽為“川南明珠”。在玉蟾山風景區(qū)內,還有許多名勝古跡。山下九曲河上的龍腦橋,是明朝洪武年間建筑的石板平橋,其橋墩分別是石雕龍、麒麟、青獅和白象組成,工之精湛堪稱稀世之珍品。1996年,瀘縣縣城遷至福集鎮(zhèn),即以玉蟾風景區(qū)建設為龍頭,積極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。